Search This Blog

Saturday, December 15, 2012

Thursday, December 13, 2012

Wednesday, December 12, 2012



深山有人家

Sunday, December 2, 2012

Wednesday, November 28, 2012

Sunday, November 11, 2012

Loves in Love

Friday, September 21, 2012

梁克華(1929~2012)逝世於31•8•2012•享年83•他是藝友相館的創辦人第二代及繼承人,老東家過世後由他與弟弟梁寶華一手支撐至今,已傳至第三代•藝友相館創業於1932年,已走過80年一段漫長的歷史•藝友照相館是家庭企業,當年照相館的運作主要是影樓照相着為擋按用途•詩巫最早的影樓有寰芳照相馆(廣東譚姓人氏所開於打鐵街,現渣打銀行對面)、婀娜照相館(由攝影前輩黄傑夫所創,後改由一客籍人氏接手,因黃氏移居古晉•)上述二家店號早已停止營業;藝友照相館則創業於銀行街聚影樓與住家•六十年代砂拉越陷入反英殖民地政府及汶萊動亂時期,駐紮了大批英軍及顧用兵,這些兵哥閒來無事就愛照相自誤,拿到相館沖洗,是藝友相館生意火紅年代,而首都影社則後來居上•藝友相館後搬遷到甘榜惹姆,因店面直向烏也路,釀成來自烏也路巴士直闖進入店面半載,因是午後街上無人沒造成傷亡,只是損壞櫃子相機器材,也因此再次搬遷至對街現址•粱克華先生年輕時候也與朋友遠赴加帛一帶進行攝影活動,那時詩巫一群攝影愛好者早已組織「詩巫攝影學會」(Sibu photographic club)引发一阵摄影发烧热,不过那时摄影器材昂贵,並非人人玩得起•他的一張攝影佳作提名"老與少"給友人林寶昌借去參加新加坡國際沙籠而得奬,林氏也拥有同樣畫面題材,只不過角度不同感到不堪滿意而以上老友記的作品替之,後人則把那張佳作當作林氏作品而引起美麗的誤會,只是得奬獎杯至今乃存放在梁氏家中,林氏早移民澳洲多年並已逝世多年•一間相館能經營八十年,是一摏不昜之事,它歷經不同年代見證了詩巫的發展史,值得一書•

Tuesday, August 28, 2012

[青海湖 Photo by Kelvin Song(ARPS)]

Sunday, August 19, 2012

一日遨游。

Saturday, August 4, 2012

The spirt of Lake Toba [photo by Young Sun]

Saturday, June 16, 2012

梭罗河,水悠悠...



      向Bengawan Solo 大河原頭出發,走出了鬧市,再度走向鄉野,一路上走走停停,終於在一地標似的河岸停下,見一不起眼木牌寫著"Bank of Solo"•步行幾步便與大河著了近距離接觸,心中不禁揚起聞名遐邇的印尼抒情情歌"Bengawan Solo",也因這首情歌讓梭羅河聞名於世,印尼本是音樂之鄉,其動人歌曲早已深入民心,到了梭羅之後,使人深切體會印尼多層次文化色彩的多姿•早在中學時期遠赴拉叻於同學家中,在一 78轉黒膠唱片首次聽到這首百聽不厭的歌,在拉叻河岸,不時出現了梭羅河的詩情畫意景色,如今都過了一甲子,歌曲仍然不能在心中抹滅,讓我走訪梭羅河•



      一路上走走停停,終於在一地標似的河岸停下,見一不起眼木牌寫著"Bank of Solo"•步行幾步便與大河著了近距離接觸,心中不禁揚起聞名遐邇的印尼抒情情歌"Bengawan Solo",也因這首情歌讓梭羅河聞名於世,印尼本是音樂之鄉,其動人歌曲早已深入民心,到了梭羅之後,使人深切體會印尼多層次文化色彩的多姿•早在中學時期遠赴拉叻於同學家中,在一 78轉黒膠唱片首次聽到這首百聽不厭的歌,在拉叻河岸,不時出現了梭羅河的詩情畫意景色,如今都過了一甲子,歌曲仍然不能在心中抹滅,讓我走訪梭羅河•
[老与少] 本是摄前辈梁克華先生的作品, 在林宝昌名下参加新加坡国际影展大赛得金牌獎, 而轰动一时。当年林氏与梁克華仝赴加帛拍下相同画面,只是林氏对自己鏡头角度感觉不满意, 而採用梁克華先生的作品. 而後人張冠李戴, 引起美丽的误会。至今当年所获得獎状与銀杯仍存在梁氏家中。

Friday, June 15, 2012

关于"婆罗浮屠"种种.... 婆羅浮屠建於一小山上,四週被大山林圍繞着,底部是一個廣場,四邊飛簷上有天使,且上面是圓形•在最頂端有一個巨大的寶塔,下面四週被小圓塔包圍著,這裡沒有膜拜之地,一層層的浮屠,依照羅盤上的四個方位由一層層階梯相連著;由於被廣大草原環繞著,所以真正的底層見不着,皆因被石頭所覆蓋,所以只可欣賞到因果論浮雕,而且一小部份浮雕現已無法見到,影响所及人們再無法見到真正的底層究竟隱藏什麼•

Saturday, February 25, 2012

· 行走北印度(一)可爱的印度 昨天,我飘浮在尼罗河边,寻觅远去的古埃及人的踪影,但天地间只有一抷黄土上遗留的几个锥形建筑物,算是回答我的叩问。 今天,我徜徉在恒河边,历史的脚步仿佛在此停滞,即使历经一百多年的殖民管制下,印度却一如从圣河中走下的神女,依然毫发无损,艳丽无比。 · 行走北印度(二)天台上的月光 题解:印度,梵文的意思是月亮,所以印度又有月光国之称。对于摄影人来说,大部分可使用的时间是白天,但旅途中的“夜生活”绝对不会出现真空地带。在克什米尔,当船仆看我站在船头欣赏黛湖上空一轮弯月时,在旁谦卑地道来:nice moon! · 行走北印度(三)国家血脉 印度是个地广人多的国家,在印度旅行,离不开要坐上几回火车,搭几趟长途汽车,在市内更离不开那满大街跑的“卜卜鸡”。印度是一个流动的国家,她没有户籍管理,也没有我国所谓的流动人口管制、收容制度,人口不断地迁徙、移动。 · 行走北印度(四)“不可触摸”的眼神 在火车上,她们衣着鲜艳,皮肤是古铜色的,却用一种卑微的眼神看着我,把我直看得发毛。很想把她们随着列车的震荡而抖动的身影拍下来,但我也知道我的举动肯定会令她们惊惶失措,只会加深我们之间的鸿沟。 · 行走北印度(五)瓦那纳西 贝拿勒斯,又称为迦尸,意思是“光明之城”,所谓光明,指的是这里聚集着无数的宗教导师,教导修行的智慧。在印度人眼里,贝拿勒斯这座古城拥有三重圣性——恒河、湿婆和修行智慧的光明。 · 行走北印度(六)——奔向爱城克久拉霍 从瓦那纳西坐火车到Satna小城,为了能第一时间到达克久拉霍,我们决定放弃等候长途公共汽车,改租乘吉普车,遂以每辆车800卢比的价钱租下两部车。刚出Satna城,司机以车没钱加油的借口,让我们先掏钱加油。“ · 行走北印度(七):爱,是一门哲学!(上) 在印度诸多神话故事里,都有颂扬爱欲的。故事的述说无非表达这样一种道理:爱欲是一种本能,如果能很好地驾驭,很好地将其纳入正确的轨道,就可以给人带来无限的欢乐,而且还有助于步入最高的境界。 · 行走北印度(八)——爱,是一门哲学!(下) 我们以同样的态度,来到了泰姬陵,这个举世闻名的地方。 泰姬陵所在的城市叫阿格拉市,这是个所有东西都围绕着泰姬陵转的城市。 一大早,我们登上旅馆的楼顶,远远就能看见泰姬陵的标志——洋葱头式的建筑,天虽然有点灰,但一点也不影响她那卓尔不凡的气质。 泰姬陵因爱情而生,这段爱情的生命又因它的光彩被后世续写。当地总有人说,尽管三百多年来泰姬陵的两侧一直威严地矗立着两座褐红色清真寺为它保驾,尽管现在每天总有来自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游人相伴,但泰姬陵是孤独而寂寞的,就像一位形单影只的绝代佳人在潺潺的朱木拿河边痴痴企盼着爱侣归来。

Thursday, February 9, 2012

婆罗洲内陆行

 昔日行踪,今日记忆.

Sunday, February 5, 2012

在婆罗洲雨林行程中,
突然发现远离现代文明部落,让我陷入纯真年代,人类与大自然的调协与溶忍。


Friday, January 6, 2012

刘香成看中国

劉香成 先生 劉香成現年57歲,1975年畢業於紐約市大學亨特學院,現居北京。自1978年以來20餘年,他被派駐於中國、美國、印度、韓國和前蘇聯等地擔任特派記者∕攝影師。
憑著蘇聯解體之出色報導,劉香成在1992年與美聯社的其他成員共同獲得普立茲現場新聞攝影獎,又於1991年獲得美國海外記者協會獎。1989年,其天安門事件的照片榮獲密蘇里大學傳媒學院年度最佳照片獎。同年,劉香成被評為美聯社最佳攝影師。
劉香成的著作包括:《毛以後的中國》(企鵝出版社,1983)、《蘇聯:帝國的解體》(美聯社出版,1993)和《中國的肖像》(塔深出版社,2008年)。2005年,《巴黎攝影》 雜誌將劉香成列入當代攝影最有影響力100人名錄。他的作品曾於2004年10月在“紫禁城國際攝影展”上展出: 他並於1994年在香港藝術中心舉辦《蘇聯解體》個人展。

Tuesday, January 3, 2012

Monday, January 2, 2012